仁 义

发布时间:2016-08-25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87、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88、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论语·卫灵公》8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90、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9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9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

 

87、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88、“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论语·卫灵公》
8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0、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9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9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93、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9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95、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9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9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9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99、不念旧恶  《论语·公冶长》
100、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
10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102、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103、一言而有益于仁者,莫如“恕”  《孔子家语·颜回》
104、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10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06、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
107、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
108、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10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11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111、恻隐足以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羞恶足以为义,而义不止于羞恶  宋·苏轼《子思论》
112、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  《春秋穀梁传·隐公二年》
113、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114、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人;人恶我,我必恶人  《列子·说符》
11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记·中庸》
116、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礼记·表记》
117、知仁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礼记·中庸》
11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119、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  《大戴礼记·主言》
120、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荀子·非十二子》
121、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战国策·燕策三》
12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123、欲人之爱已也,必先爱人;欲望人之从已也,必先从人  《国语·晋语四》
124、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子·霸》
125、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史记·赵世家》
126、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书·董仲舒传》
127、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8、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9、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三国魏·曹植《三良诗》
130、以仁为富,以义为贵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131、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132、仁义,理之本也,刑罚,埂之末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133、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  唐·吴兢《贞观政要·诚信》
134、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唐·吴兢《贞观政要·仁义》
135、富贵者君子余事,仁义者贤达之常迹象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136、爱已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宋·王安石《荀卿》
137、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宋·王安石《三不欺》
138、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  宋·苏轼《贺欧也少师致仕启》
139、不以利禄为意,而以仁厚为心  宋·苏轼《谢监司荐举启》
140、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宋史·文天祥传》
141、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14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143、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儒林外史》
14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论语·阳货》
145、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146、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
147、谋小仁者,大仁之贼  唐·吴兢《贞观政要·赦令》
148、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千而不以实者,不信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149、无其德而当之,为不智;有其材而辞之,为不仁  宋·苏轼《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上第一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150、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51、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152、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153、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
154、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155、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晤·雍也》
15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57、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论语·宪问》
158、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159、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
160、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  《礼记·经解》
161、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唐·柳宗元《驳复仇议》
162礼,防民之欲也周:乐,成民之俗也厚  宋·欧阳修《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
16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164、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礼记·曲礼上》
165、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礼记·曲礼上》
166、嫂叔不通问  《礼记·曲礼上》
16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68、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风·相鼠》
169、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左传·襄公四年》
170、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子·形势解》
171、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子·形势解》
17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
173、礼以顺人心为本  《荀子·大略》
174、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  《荀子·强国》
17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  《荀子·礼论》
176、礼失而求诸野  《汉书·艺文志》
177、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178、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  南朝梁·萧衍《藉田》
179、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180、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礼乐》
181、不由礼之事,非不可行也,行之不能久  唐·杨炯《公狱辩》
182、一代之丕兴,必有一代之礼乐  唐·张九龄《明礼乐第五章》
183、一代礼乐之得失,则一代之治忽所由系也  唐·张九龄《明礼乐第五章》
184、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信有礼;国这所以能强,亦云惟信与义  唐· 张九龄《敕吐蕃赞普书》
185、礼乐,治民之具也  宋·欧阳修《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
186、礼所以定其位,权所以固其政  宋·王安石《洪范传》
187、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宋·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
188、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189、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  宋·苏洵《乐论》
190、其道之所以信于天下而不可废者,礼为之明也  宋·苏洵《易论》
191、礼,当论其是非,不当以人废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议札子》
192、见礼而知俗,闻乐而知政  宋·苏轼《试馆职策题三首》
193、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  宋·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
194、礼之至者无文,衰之深者无节  宋·苏轼《赐文武百寮太师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举乐不允批答》
195、由礼以达道,则自得而不眩  宋·苏辙《王衍》
196、礼之正国,犹绳墨之于曲直;其以止患:犹堤防之于江河  宋·苏辙《常安民太常博士》
197、礼乐之得失,视之未必见也,而治忽之端,或自是起  宋·苏辙《孔平仲太常博士》
198、礼乐为本,刑政为末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199、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  宋·苏辙《李之纯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200、身蹈于礼而耳属于乐  宋·苏辙《私试进士策问二十八首之十一》
201、老而谢事,古之礼也  宋·苏辙《文彦博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二首》
202、礼无不敬,法无不肃  《三国演义》
203、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水浒传》
204、却之却之为不恭  《孟子·万章下》
205、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水浒传》
206、民未知礼,虽聚而易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207、礼有经,亦有权  《儒林外史》
208、老不拘礼,病不拘礼  《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