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

发布时间:2016-12-26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1、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系辞上》2、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周易·说卦》3、阴阳之道,一向一背;天地之道,一升一降 唐·王勃《八卦大演论》4、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载孔子语5、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1、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系辞上》
2、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周易·说卦》
3、阴阳之道,一向一背;天地之道,一升一降  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4、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载孔子语
5、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
7、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孟子·滕文公上》
8、甘瓜苦带,天下物无全美  《坤雅》引《墨子》佚文
9、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汉·无名氏《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
10、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左传·宣公十五年》
1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12、成功之道,赢缩为宝  《管子·势》
13、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礼记·曾子问》
14、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管子·明法》
15、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韩非子·扬权》
16、一栖两雄,其斗颜颜  《韩非子·扬权》
17、一渊不两鲛  《淮南子·说山训》
18、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9、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20、二好钧平,无分轻重,则一俯一仰,乍进乍退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
21、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辩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  《意林》引《尹文子》佚文
22、权钧则不能相使,势等则不能相并  《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
23、意不并锐,事不两隆;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长于左者必短于右,喜夜卧者不能蚤起也  汉·刘向《说苑·谈丛》
24、两高不可重,两大不可容,两贵不可双,两势不可同   清·魏源《默觚·学篇十一》
25、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26、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术末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君》
2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战国楚·屈原《卜居》
28、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列子·天瑞》
29、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30、物有常数,取之于南,则不足于北,舍之于东,则有余于西  宋·苏轼《上皇帝书》
31、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老子》二十六章
32、大道废,有仁义;智特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十八章
33、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战国策·韩策一》引俗语
34、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庄子·天下篇》
3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
36、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
37、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  《荀子·解蔽》
3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39、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荀子·劝学》
40、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  《荀子·仲尼》
41、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荀子·修身》
42、处明者不见暗中一物,处暗者能见明中区事  《关君子·一宁》
43、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出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4、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韩非子·显学》
45、冰炭不同室,粉墨不同橐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
46、犹方圆冰炭之不相入也  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 
47、薰莸不共器,枭鸾不比翼  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
48、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  《战国策·东周》
49、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盲之当;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得呙氏之壁,不若得事之所适  《淮南子·说山训》
50、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鸷则群鸟散  淮南子·说林训》
51、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  《淮南子·说林训》
52、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   汉·刘向《说苑·指武》
53、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汉·桓宽《盐铁论·轻重》
54、丰草多华英,茂林多枯枝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
55、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
56、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
57、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58、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晋·左思《三都赋序》
59、逆阪走丸,迎风纵棹  《后汉书·皇甫嵩传》
60、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有所不窖  汉·陆贾《新语·辅政》
61、不清不见尘,不高不见危,不广不见削,不盈不见亏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
62、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
63、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颣  北齐·刘昼《刘子·妄瑕》
64、残林覆巢而全其遗楙;曲惠小仁,何补大虐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65、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  《意林》引《尹文子》
66、小疵不足以损大器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67、俗有见游云西驰,而谓月之东行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
68、参差之上,无整齐之下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69、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70、破山之雷,不发聋夫之耳;朗夜之辉,不开矇叟之目  《南齐书·刘祥传》
71、七尺之形,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  《北史·皇甫玉传》
72、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旧唐书·魏征传》
73、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唐·吴兢《贞观政要·赦令》
74、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房玄龄匕表
75、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  唐·王勃《平台秘略赞十首·规讽九》
76、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77、君子与小人不两立,而小人与君子不同谋  唐·张九龄《远佞第二章》
78、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唐·李白《树中草》
79、云龙井蛙,势不相见  唐·刘禹锡《祭兴元李司空文》
80、不由有,何以悟无  唐·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
81、事理穷尽,止于两端,不过虚与实而已  宋·欧阳修《封进批出蒋之奇文字札于》
82、有无相通,盖为常理  宋·欧阳修《与焦殿丞》
83、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宋·王安石《致一论》
84、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宋·苏轼《三槐堂铭》
85、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宋·苏轼《前赤壁赋》
86、凡物自其浊者视之,则清者为清;自其实者视之。则虚者为虚  宋·苏辙《王氏清虚堂记》
87、通而不流,猛而不暴  宋·苏辙《黄州师中庵汜》
88、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宋·黄庭坚《拙轩颂》
89、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  宋·苏辙《洞山文长老语录叙》
90、石卵不敌,蛇龙不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91、天下物无独必有对  清·魏源《默觚·学篇十一》
92、逆则生,顺则夭矣;逆者圣,顺则狂矣  清·魏源《默觚·治篇二》;
93、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
94、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