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方文化:京山风俗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19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京山县依山怀水,民风淳厚,人民有勤劳、善良的美德。  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人们普遍重农轻商。乡土观念甚浓,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的俗语。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乡风民俗中,有不少陈规陋习。诸如衣食住用、婚丧喜庆、节日时令的礼仪比较繁琐,有些还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

     京山县依山怀水,民风淳厚,人民有勤劳、善良的美德。  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人们普遍重农轻商。乡土观念甚浓,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的俗语。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乡风民俗中,有不少陈规陋习。诸如衣食住用、婚丧喜庆、节日时令的礼仪比较繁琐,有些还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民风民俗嬗变。50年代初,大力贯彻《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生活习俗逐渐更新。婚姻自由,喜事新办,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蔚成风尚。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在城乡广为传播,“重农轻商”的观念逐渐改变,生产方式、饮食起居、人际交往也日趋文明。但由于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某些陈规陋习,在不少地方又复活起来。  

     服饰衣着: 京山县城乡人民的衣着因时代而变化。清末,一般人多穿自纺自织或者自染(多用乌桕树叶、锅底灰、沤泥巴)的土(粗)布,多白、黑、灰色。富有者多着“洋”(细)布及绸缎、毛皮等衣料。民国时期,多数人沿袭清末服装,少数上层人士开始穿西装,公务人员改穿中山服,学生穿学生服,建国后,衣着改进。50年代初,除老人仍着大襟长(短)衫外,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服、解放服、青年服。帽子 建国前,冬季城镇男子多戴礼帽、瓜皮帽、风帽,老年妇女裹包头,有的戴“两块瓦”的绒帽或平顶绒帽。农村男子多戴螺旋帽(“狗钻洞”),老年妇女裹包头,中青年妇女罩头巾。夏季多戴草帽。雨季戴斗笠。建国后,城乡人民多戴解放帽、鸭嘴帽。夏季戴草帽、太阳帽、航空帽,冬季戴棉军帽、防风帽。80年代初礼帽又有出现。鞋袜 建国前,城乡居民多穿自作的“千层”布底布鞋,穿布袜或线袜。建国后,春秋鞋袜有:布底布鞋、塑料底布鞋、力士鞋、解放鞋、旅游鞋、运动鞋和皮鞋。
  
       发型:清末,男子脑后留发辫,女子未婚者梳辫,婚后将长发绾髻于脑后。民国初期,男子剪辫或剃光头。农村青年开始留平头。城镇青年蓄分头(即西装头),中老年多理平头。儿童多蓄“顶达”、女孩梳“羊角辫”。未婚女子前额蓄“刘海头”,留长辫的有单辫双辫之分。女学生剪短发,以齐耳为度。婚后的妇女多绾髻,有剪短发的,也有烫发的。建国后,男青年留平头、蓄分头,未婚女青年蓄长辫,婚后剪短发者增多。至70年代后期,有些妇女开始烫发。80年代,妇女烫发居多,老年妇女挽髻很少。男子蓄分头、留平头基本普及。少数青年蓄长发、蓄大鬓角、留小胡子。农村老汉有的仍剃光头。  

       首饰: 建国前,在富有者中流行的有金、银、玉质首饰,多为妇女、儿童饰戴,也有男子戴戒指的。有的人家儿童过“周岁”,即戴项圈(亦称项箍、狗圈),挂“百家锁”。妇女多穿耳戴环,也有的人家给独子穿耳戴环,以期长命百岁。妇女戴项链、手镯、戒指,婚后多用簪子绾髻以固其发。一般人家戴银质或玉质首饰,富裕人家戴金质首饰,贫穷人家有的用竹质簪子绾发。  建国后,金银玉质首饰不多见,女子穿耳者少。80年代,一部分人开始戴金、银戒指,女青年开始穿耳戴环,城镇女青年有戴金、银项链的。  

       饮 食:主食 建国前,以食大米为主,兼食粟米、高粱、玉米、小麦、红薯。农忙时,日进三餐;清晨做完第一茬活后吃早饭,太阳当顶吃午饭,太阳落山后吃晚饭。城镇居民吃饭时间,每餐比农村稍为提前。冬闲时,多数人家或干、稀搭配,或一日两餐。夏季,永隆等地喜食“稀米茶”(将大米炒黄,淘净,而后煮熟即成),以充饥解暑。灾荒年景,主、杂粮搭配,干稀搭配,代食品与粮食搭配,山区以葛根、橡子、榔树(香棉树)皮制粉充饥,平原以南瓜、野菜加大麦粉度日。  

       副食品 :为节约主粮,京山县人民有利用野生植物和杂粮制作副食品的习俗。  

       菜肴 :京山县流传的四季食用的菜肴有鲊辣椒、腌菜、泡菜、豆瓣酱、霉豆腐、腌萝卜干、霉干腌菜,还有用米粉制作的鲊藕、鲊冬瓜、鲊鱼、鲊猪大肠。冬季制作的腊菜有:腌猪肉、牛肉、野羊肉、野兔肉、鸡鸭肉,腌制盐蛋、皮蛋也较普遍。菜肴的烹调技术有蒸、煨、烧、炸、炒、炖、煮等方法。京山名菜有清蒸鳝鱼、盘龙菜、松枝肉、东坡肉、瓦罐鸡汤。还有饮“腊八雪水”(即农历腊月初八下的雪,装入坛内埋于地下,待第二年暑天饮用)解暑治痢的习俗。   婚丧喜庆设宴,一般人家是“4盘、2碗、1蒸笼”,中等人家是“8冷盘、10大碗”,富裕人家是“8大碗、4小碗、12围盘”的海参席、笋子席、洋粉席,以第一碗菜定席名。  

       居住:建国前,京山县农村房屋,丘陵、山区多为土木结构,以土砖、木檩、木椽、布瓦为主,有的地方打碴墙,又称“干打垒”。房屋形式有“连三层”、“四井口”、“三合头”、“连三间”等种类。房屋内部格局分堂屋、正房、厢房、耳房。房屋建筑方位多为座北朝南,山、丘地区屋后多靠高土旁 、山岭,房前有沟塘。旧时建筑房屋,要请阴阳先生选好“黄道吉日”,才能破土动工。竖柱、上梁要设宴请客。兴偷树作屋梁,而且要偷能结籽的树,取意兴旺发达。有的偷树时,用红纸包钱放在树兜上,树兜用红布裹着,表示对树主的谢意。偷来的树不能放在地上,搁干后锯刨成梁。上梁时,用红布卷梁,鸣炮喝彩,丢粑粑。上梁后,宴请树主、封(泥工)、木匠。旧时迁居,又称“过屋”,多请客送礼,亲友喜送对联、匾额,上书“莺迁乔木”、“凤宿高梧”等吉语以示祝贺。迁居时,要在旧屋厨房烧一锅开水,在新居厨房烧一锅开水,都要烧得热气腾腾,象征接上气,才能兴旺发达。建国后,择日建屋、偷树作梁等迷信活动减少,“乔迁之喜”仍有亲朋祝贺。  

       家 具:建国前,一般家庭的家具多为木制,着红色或深茶色油漆。堂屋后壁立靠木柜(城镇有的摆香案桌),俗称神龛。还摆有方桌、长条凳、方凳。卧室备有“平头”床或架子床、两门柜、三屉桌和大木箱。厨房备有碗柜。富裕家庭则具有雕花的八仙桌、圈椅、穿衣柜、“宁波床”和各种长、方凳。书香门第还设有书房,备有书橱、写字台。夏天,一般家庭都有竹制和木制凉床、躺椅。冬天,习惯于烤火。三阳、厂河等山区冬季有坐石头烤火,垫竹编凉席睡觉的习惯。建国后,一般家庭仍用木制油漆家具,有红、黄、茶等色,也有国漆油的黑色。70年代家具式样时兴汉(武汉)式、海(上海)式、捷克式。80年代初,又兴“组合”式、“几何”式家具,床的式样增有高低绷子床、席梦思床垫等,颜色增有天蓝色、淡绿色、米黄色、乳白色等,材质采用三夹板、五夹板。椅、凳的式样改变,一般家庭的长条凳减少,多数是方凳,又称“排骨”凳,大小靠背椅。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摆设沙发、藤、竹或塑料围椅、春秋椅。在家庭用具方面,还增加了洗衣机、缝纫机、电风扇、自行车、电视机,富裕家庭还有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等。
                      
                      
                          

     京山县依山怀水,民风淳厚,人民有勤劳、善良的美德。  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人们普遍重农轻商。乡土观念甚浓,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的俗语。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乡风民俗中,有不少陈规陋习。诸如衣食住用、婚丧喜庆、节日时令的礼仪比较繁琐,有些还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民风民俗嬗变。50年代初,大力贯彻《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生活习俗逐渐更新。婚姻自由,喜事新办,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蔚成风尚。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在城乡广为传播,“重农轻商”的观念逐渐改变,生产方式、饮食起居、人际交往也日趋文明。但由于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某些陈规陋习,在不少地方又复活起来。  

     服饰衣着: 京山县城乡人民的衣着因时代而变化。清末,一般人多穿自纺自织或者自染(多用乌桕树叶、锅底灰、沤泥巴)的土(粗)布,多白、黑、灰色。富有者多着“洋”(细)布及绸缎、毛皮等衣料。民国时期,多数人沿袭清末服装,少数上层人士开始穿西装,公务人员改穿中山服,学生穿学生服,建国后,衣着改进。50年代初,除老人仍着大襟长(短)衫外,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服、解放服、青年服。帽子 建国前,冬季城镇男子多戴礼帽、瓜皮帽、风帽,老年妇女裹包头,有的戴“两块瓦”的绒帽或平顶绒帽。农村男子多戴螺旋帽(“狗钻洞”),老年妇女裹包头,中青年妇女罩头巾。夏季多戴草帽。雨季戴斗笠。建国后,城乡人民多戴解放帽、鸭嘴帽。夏季戴草帽、太阳帽、航空帽,冬季戴棉军帽、防风帽。80年代初礼帽又有出现。鞋袜 建国前,城乡居民多穿自作的“千层”布底布鞋,穿布袜或线袜。建国后,春秋鞋袜有:布底布鞋、塑料底布鞋、力士鞋、解放鞋、旅游鞋、运动鞋和皮鞋。
  
       发型:清末,男子脑后留发辫,女子未婚者梳辫,婚后将长发绾髻于脑后。民国初期,男子剪辫或剃光头。农村青年开始留平头。城镇青年蓄分头(即西装头),中老年多理平头。儿童多蓄“顶达”、女孩梳“羊角辫”。未婚女子前额蓄“刘海头”,留长辫的有单辫双辫之分。女学生剪短发,以齐耳为度。婚后的妇女多绾髻,有剪短发的,也有烫发的。建国后,男青年留平头、蓄分头,未婚女青年蓄长辫,婚后剪短发者增多。至70年代后期,有些妇女开始烫发。80年代,妇女烫发居多,老年妇女挽髻很少。男子蓄分头、留平头基本普及。少数青年蓄长发、蓄大鬓角、留小胡子。农村老汉有的仍剃光头。  

       首饰: 建国前,在富有者中流行的有金、银、玉质首饰,多为妇女、儿童饰戴,也有男子戴戒指的。有的人家儿童过“周岁”,即戴项圈(亦称项箍、狗圈),挂“百家锁”。妇女多穿耳戴环,也有的人家给独子穿耳戴环,以期长命百岁。妇女戴项链、手镯、戒指,婚后多用簪子绾髻以固其发。一般人家戴银质或玉质首饰,富裕人家戴金质首饰,贫穷人家有的用竹质簪子绾发。  建国后,金银玉质首饰不多见,女子穿耳者少。80年代,一部分人开始戴金、银戒指,女青年开始穿耳戴环,城镇女青年有戴金、银项链的。  

       饮 食:主食 建国前,以食大米为主,兼食粟米、高粱、玉米、小麦、红薯。农忙时,日进三餐;清晨做完第一茬活后吃早饭,太阳当顶吃午饭,太阳落山后吃晚饭。城镇居民吃饭时间,每餐比农村稍为提前。冬闲时,多数人家或干、稀搭配,或一日两餐。夏季,永隆等地喜食“稀米茶”(将大米炒黄,淘净,而后煮熟即成),以充饥解暑。灾荒年景,主、杂粮搭配,干稀搭配,代食品与粮食搭配,山区以葛根、橡子、榔树(香棉树)皮制粉充饥,平原以南瓜、野菜加大麦粉度日。  

       副食品 :为节约主粮,京山县人民有利用野生植物和杂粮制作副食品的习俗。  

       菜肴 :京山县流传的四季食用的菜肴有鲊辣椒、腌菜、泡菜、豆瓣酱、霉豆腐、腌萝卜干、霉干腌菜,还有用米粉制作的鲊藕、鲊冬瓜、鲊鱼、鲊猪大肠。冬季制作的腊菜有:腌猪肉、牛肉、野羊肉、野兔肉、鸡鸭肉,腌制盐蛋、皮蛋也较普遍。菜肴的烹调技术有蒸、煨、烧、炸、炒、炖、煮等方法。京山名菜有清蒸鳝鱼、盘龙菜、松枝肉、东坡肉、瓦罐鸡汤。还有饮“腊八雪水”(即农历腊月初八下的雪,装入坛内埋于地下,待第二年暑天饮用)解暑治痢的习俗。   婚丧喜庆设宴,一般人家是“4盘、2碗、1蒸笼”,中等人家是“8冷盘、10大碗”,富裕人家是“8大碗、4小碗、12围盘”的海参席、笋子席、洋粉席,以第一碗菜定席名。  

       居住:建国前,京山县农村房屋,丘陵、山区多为土木结构,以土砖、木檩、木椽、布瓦为主,有的地方打碴墙,又称“干打垒”。房屋形式有“连三层”、“四井口”、“三合头”、“连三间”等种类。房屋内部格局分堂屋、正房、厢房、耳房。房屋建筑方位多为座北朝南,山、丘地区屋后多靠高土旁 、山岭,房前有沟塘。旧时建筑房屋,要请阴阳先生选好“黄道吉日”,才能破土动工。竖柱、上梁要设宴请客。兴偷树作屋梁,而且要偷能结籽的树,取意兴旺发达。有的偷树时,用红纸包钱放在树兜上,树兜用红布裹着,表示对树主的谢意。偷来的树不能放在地上,搁干后锯刨成梁。上梁时,用红布卷梁,鸣炮喝彩,丢粑粑。上梁后,宴请树主、封(泥工)、木匠。旧时迁居,又称“过屋”,多请客送礼,亲友喜送对联、匾额,上书“莺迁乔木”、“凤宿高梧”等吉语以示祝贺。迁居时,要在旧屋厨房烧一锅开水,在新居厨房烧一锅开水,都要烧得热气腾腾,象征接上气,才能兴旺发达。建国后,择日建屋、偷树作梁等迷信活动减少,“乔迁之喜”仍有亲朋祝贺。  

       家 具:建国前,一般家庭的家具多为木制,着红色或深茶色油漆。堂屋后壁立靠木柜(城镇有的摆香案桌),俗称神龛。还摆有方桌、长条凳、方凳。卧室备有“平头”床或架子床、两门柜、三屉桌和大木箱。厨房备有碗柜。富裕家庭则具有雕花的八仙桌、圈椅、穿衣柜、“宁波床”和各种长、方凳。书香门第还设有书房,备有书橱、写字台。夏天,一般家庭都有竹制和木制凉床、躺椅。冬天,习惯于烤火。三阳、厂河等山区冬季有坐石头烤火,垫竹编凉席睡觉的习惯。建国后,一般家庭仍用木制油漆家具,有红、黄、茶等色,也有国漆油的黑色。70年代家具式样时兴汉(武汉)式、海(上海)式、捷克式。80年代初,又兴“组合”式、“几何”式家具,床的式样增有高低绷子床、席梦思床垫等,颜色增有天蓝色、淡绿色、米黄色、乳白色等,材质采用三夹板、五夹板。椅、凳的式样改变,一般家庭的长条凳减少,多数是方凳,又称“排骨”凳,大小靠背椅。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摆设沙发、藤、竹或塑料围椅、春秋椅。在家庭用具方面,还增加了洗衣机、缝纫机、电风扇、自行车、电视机,富裕家庭还有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