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地区文化 ——二人转的魅力是土俗

发布时间:2016-12-19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具有表演形式简单、演出季节性强、表演风格热烈火爆、粗犷豪放等特点,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

1.二人转的今昔
       近些年,各种流行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出现、风靡,而后消失。然而,有一种文化现象却像滚雪球般地在全国蔓延,这就是东北文化。到网上点击“东北”,一个个热门的关键词喷薄而出,长白山、松花江、长春电影制片厂、一汽、哈药六厂、大连实德、雪村、赵本山、酸菜、二人转,等等。当华夏大地刮起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我们必须提及东北文化缩影的二人转。

      二人转,俗称“蹦蹦”,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二人转,就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调。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其表演形式,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双玩艺儿”和两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其中以“双玩艺儿”为主,两个演员一扮女角,俗称“上装”或“包头的”;一为男角,俗称“下装”。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即所谓“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靠咱俩”,因此称作“二人转”。

2.二人转的形成因素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地广人稀,广袤的大平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再次,东北人豪爽、耿直、性子急,这让他们不愿意看绕圈子、埋伏笔的大戏,加之舞台上跑龙套的乱哄哄一堆人,让人分不清谁是谁。而二人转却清楚明了,“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另外,二人转的故事几乎都是开门见山,先说谜底,再讲缘由。不像其他剧种折腾半天到最后才弄明白原因,这种方式让东北人很不耐烦。

      东北人豪爽、耿直、性子急,这让他们不愿意看绕圈子、埋伏笔的大戏,加之舞台上跑龙套的乱哄哄一堆人,让人分不清谁是谁。而二人转却清楚明了,“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另外,二人转的故事几乎都是开门见山,先说谜底,再讲缘由。不像其他剧种折腾半天到最后才弄明白原因,这种方式让东北人很不耐烦。

3.二人转的独特魅力

       二人转扭扭唱唱三百多年,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他忠实的追随者,尤其在东北的农村,只要唢呐一吹、锣鼓一响,顿时掌声四起,男女老少马上把临时的舞台围个紧实,里三层外三层,台上台下,一人唱众人和,那种胜似狂欢的场面,使每个初见二人转演出的人都会久久难忘。
民间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间性存在与它的身上。二人转艺术以“土生土长,以俗见长”为特征,历来是俗文化的代表。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俗”是土俗的俗,亦即通俗、民俗的俗,绝非庸俗、低俗的俗。

      土俗性是二人转的品格,而土俗的具体外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发生变化,但惟一不变的是东北人骨子里的性格。东北三省地处东北平原,地域广阔,各地区间没有天然的屏障相隔,互相间同声连气,交流方便。加之东北曾为蛮荒之地,气候严寒。长期以来,形成东北人豪放、粗鲁、热情、急躁、率直、闲散、幽默诙谐的性格。

      “二人转通俗的唱腔任何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听懂,实际生活中少用的方言土语为东北人一种语言情结的回归。不拘一格的表演可以融会任何舞蹈动作,甚至现代的摇滚、霹雳,对白中既有相声的幽默,又有小品的诙谐,一块手帕就是天地乾坤,一把扇子可当刀枪剑戟……”所有的这些都正好符合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情趣。

      二人转的装束大红大绿,土里土气,火火爆爆。“东北二人转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下里巴人。它就像东北人一样,粗豪,拙重,可着嗓门大吼。让听惯了越剧和粤剧的南国人觉得闹得慌,让听惯了豫剧和晋剧的中原文化的正宗传人觉得少了些端庄。”二人转与“关外高朗的天,广远的地,人高马大的汉,泼辣诙谐的妻,以及那些随风刷刷起舞、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却是那样的般配。”

4.二人转的“雅俗之争”

       二人转是东北的土特产,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发展成熟在民间。然而这“乡土奇葩”随时间的推移,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从田间地头到大江南北,成了文化市场的宠儿。由此,关于二人转的争论也多了起来,最为激烈的就是二人转的“雅俗之争”。2004年初央视喜剧小品大奖赛颁奖晚会上出现的赵本山“炮轰央视”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将这一争论推向高潮。二人转能不能雅俗共赏?能否登入“大雅之堂”?

      关于文艺的“雅”和“俗”,我们中国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古代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说,现在又有“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之说,所谓“阳春白雪”和“精英文化”被认为是雅的,所谓的“下里巴人”和“民间文化”被认为是比较俗的,其实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里面,都有优秀的和糟粕的东西。所以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主要由人民来选择,由生活来选择。生活在不断地淘汰很多不应该存在的文化,又在产生新的文化,所以新的文化和旧的文化里,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里,都有优秀的东西,也有不健康的东西。所以人民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我们就应该弘扬什么样的艺术。但是人民是个很泛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在民间文化里去扶持具有优秀性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的人和团体,来对民间文艺做一些相对的引导。一个是按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在走,一个是按生活的逻辑本来的选择,还要有民间艺术的治理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民间活动中去,对一些导向性的引导我们也不能放弃。

      其实,雅与俗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有如大小这对概念一样,需要我们辨证的来看待。越是通俗易懂的,越是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大俗即大雅。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的小戏种,是集众家之所长的产物。雅的东西是从原始的俗脱胎出来,就像蝴蝶破茧而出一样。

      大雅大俗,大俗大雅。雅和俗完全可以找到契合点。俗气是平庸,没有新意,浅薄,让人厌,而“大俗”却是创造,是新意盎然,隽永,招人喜欢。但是俗得没了谱,失了分寸,难登大雅之堂为人诟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人转艺术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即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东北百姓的精神品质之中,并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世界共通性。它乐曲的‘闹’,舞姿的‘浪’和语言的诙谐不羁,正是真实百姓赋予它朴素的灵性,是在白山黑水、大寒大暑里积淀下来的地域魅力。换一个国际的立足点来看,二人转不仅不土俗,它更带有一股民族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5.二人转怎样“转”下去

      东北文化火了,二人转逐渐被认可。它火暴热闹、俏皮滑稽,与观众紧密结合,三百年始终不曾退出民众的欣赏视野,不由人不叹服它与时俱进的适应和灵活性。二人转进京,进沪,连连造出票房奇迹,从表面上的受欢迎程度看,是否就能肯定,在终将成熟有序的演出市场中,二人转还能继续一路畅通地“转”下去?我们是不是也该考虑到这种文化消费现象一旦过热,就轻易引起我们的“审美疲惫”,那时又该怎样面对?我认为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二人转继续“转”下去。

      二人转艺术要想步入“大雅之堂”,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便是二人转内容的提升。要想让其真正成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纯绿色艺术,我们就必须改变自身由于无奈而形成的与时代不相符的东西——脏黄粉荤等。这需要有文化追求的艺人和像宫庆山等这样有素质的作者加入民间二人转的创作队伍中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保证作品的“绿色”,而且有利于提高民间二人转的艺术格调和美学品位。

      观众要摆正心态观看二人转。二人转脱胎与民间,除了土俗性是它的品格外,人民性是其永恒的魅力本质。脱离了群众的艺术都是不完整的。由于观众的文化水平不同,造成了艺术欣赏水平不同。审美取向的多元性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客观现实。这种多元性中有些是不健康的,是它助长了二人转表演中的黄色现象。不光要二人转专家,艺人努力,观众也要提高自身修养,共同推进二人转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美玉生于丑璞,灵芝没于荒草。二人转有如锈了的铜镜,只要你出于爱护为它擦去铜锈,它总会变得光彩照人。在高楼的掩映中,紧张的繁忙之后,有二人转这么一块原始的艺术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人性的回归,振奋精神,那么二人转就是难得的一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