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

发布时间:2016-12-19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一、填空题 1 巴文化 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 秦汉 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2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 巴渝舞 的代称,后来泛指以 重庆 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3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前,三

一、填空题
1.  巴文化      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  秦汉       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2.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  巴渝舞     的代称,后来泛指以    重庆      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3.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   200      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4.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  龙骨坡        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5.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  丰都        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        年以前的旧石器。
6.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   船棺葬具 
7.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  涪陵       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8.《山海经》称巴人是  伏羲氏   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   巫山      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9. 后世多以的 槃瓠   、  板楯   、   廪君  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0.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   470    公里,南北长约    450        公里,总面积达    8.2         万平方公里,
11.元末明玉珍攻占重庆,建立  大夏            
12. 巴渝文化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是 大熔炉 性与 多元 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A     )  中流传甚广。
A. 巴人       B. 楚人         C. 北京人           D. 蜀人
2.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一作徙)倒戈。”这则关于巴人记载出自(  B   )
 A.《山海经》    B. 《华阳国志》  C.《太平广记》   D. 《世本》
3.从后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到,( A  )资源的所在,是巴人迁徙的目标以及形成巴人聚落的重要因素。
A.水       B. 盐       C.食物        D.土地
4.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C       )
A. 巫舞      B.傩舞      C.《巴渝舞》      D.昭武舞
5. “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段关于巴人的起源的远古神话是由(   A    )记载的。
A.《山海经》    B.《水经注》       C.《太平广记》      D. 后汉书》
6.巴人以(        )图腾.
A. 虎     B.乌鬼       C. 蛇          D.兔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谁所作(   B    )?
A.白居易     B. 刘禹锡      C. 苏轼      D. 黄庭坚
8.(   B    )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抗战文化中的主角和先锋.
A.诗歌       B. 戏剧     C.小说    D.散文
9. 张善子将自己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创作的巨幅作品( B )赠送给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利。
A.《飞虎图》   B. 《怒吼吧,中国》  C.《精忠报国》  D. 《文天祥像》
10.下面这首著名的诗歌的作者是(  D     )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A. 蔡梦慰    B.刘思扬     C. 杨益言     D.叶挺
四、简答题
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p5-8)
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
①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②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奉节人, 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
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
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
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③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
④云阳县石盘镇龙安村大地坪新石器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一些房屋遗址、墓葬、窑址,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其中陶器有丰富的色彩、文饰和品种,
⑤巫山县长江瞿塘峡南岸的大溪发现了公元前约4400~3300年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就是考古学界指称的大溪文化。
⑥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极为少见的。
⑦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duì)于、铜钲等乐器,有铜戈、铜剑、铜矛、铜镰、铜箭镞等兵器,还有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等生活用具和铜斤(即铜斧),铜凿等生产工具。
2简述抗战文化精神的内涵(P64-65)
答案要点如下:
1.抗战文化具有坚韧不屈、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2.抗战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3.陪都文化具有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4.陪都文化具有大众化、国际化的精神。
3、简述红岩精神的特点(P69-72)
答案提示如下:
(1)崇高的思想境界
(2)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3)巨大的人格力量
(4)浩然的革命正气和以身殉真理的凛然风骨
四、论述题
1、试析巴渝文化的大熔炉性和多元性(P37-41)
答案提示如下:
(1)地域政治,人口结构(p40-41)
(2)多元性和丰富性(42-44)
①儒、佛、道等文化的交融
②荡胸生层云,吐纳百川
(同学们在回答时,要针对每一点进行阐述)
2、试析红岩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答案提示:
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高举抗战民主旗帜,团结、领导重庆人民,在争取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斗争中所培育实践的一种伟大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思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P66)
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可结合红岩精神的特点P69-72联系当今实际进行阐述)
(1)红岩精神有利于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2)红岩精神有利于理想信念的树立
(3)红岩精神有利于培育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襟怀坦荡的人格力量
(4)红岩精神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红岩精神主要内涵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文化、法制化的经济,需要具有理想人格的高素质的公民和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这样的公民和人才能够抵制住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红岩精神正是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
 
地域文化第二次作业
1.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  3/4         
2.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  西           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3、长江山峡是指     瞿塘峡      、      巫峡     、     西陵峡       。
4、重庆溶洞、天坑和石林表明  喀斯特           地貌分布广泛
5.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  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    ,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
6.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  巴雾峡       滴翠峡            的总称。
7.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   千里画廊               ”之称。
8.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  龙门峡  、巴雾峡     滴翠峡    的总称。
9.巴曼子墓俗称  将军坟    ,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   莲花池          旁。
10. 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 赵智凤          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上万尊,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  佛教密宗道场            
11、19世纪末期,重庆民族工业在历史夹缝中涌现出以    卢作孚     先生为代表的实业救国杰出人物
12.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  大将军  ”的荣衔。
二、单项选择题
1.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  A     )。
A. 大巴山     B. 金佛山        C. 山         D. 武陵山
2.古称阆水、渝水的是(  A    )
   A. 嘉陵江     B. 长江          C. 乌江       D. 渠江
3. ( A   )因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梦见神女使之披上神话色彩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题材。
  A. 巫山      B. 南山          C. 金佛山      D. 缙云山
4.(    D    )通过重庆全境,她诞育了巴渝文明,也见证了巴渝大地的盛衰变迁。
A. 嘉陵江    B. 乌江          C. 合江        D.长江
5. 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区南天乡境内,系我国第(      B     )大石林.
  A.一         B.二             C.三             D.四
6. 在(  C  )县城70公里外,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大溶斗——天坑”和天下之最的“窄峡谷——地缝”。
  A. 武隆      B.巫山        C. 奉节         D.酉阳
7.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   C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A. 余玠      B. 韦君靖     C.明玉珍        D. 张角
8. 邹容纪念碑位于(   C    )。
       A. 北培梅花山    B.江北上横街   C. 渝中区南区公园内    D. 渝中区七星岗
    9. 1906年初建立了同盟会重庆支部,推   A   为首盟,标志着重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A. 杨庶堪      B. 张培爵      C. 邹容         D. 夏之时
10. 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  B   )
A. 夏之时      B.张培爵       C.朱之洪        D. 向楚
三、简述题
1. 简要举出享誉中外的文化遗存。(P98)
提示答案:
重庆享誉中外的文化遗存是合川钓鱼城,它是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古战场遗址,建于钓鱼山上,三面临江,地势险峻,风光秀丽。
钓鱼城是迄今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也是一座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军事遗址博物馆。钓鱼城古战场主要遗址有:水军码头、古城墙、八座城门以及飞檐洞、皇洞、上天梯、武道衙门、较场、古军营、皇宫遗址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
从1243-1279年,南宋合川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与蒙军对抗,以弹丸之地,坚持抗战36年,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1259年钓鱼城之战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在这次战斗中,时人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哥,在钓鱼城下,被炮矢击伤,后死于温塘峡军中。因此,欧洲历史学家把重庆合川钓鱼城誉为“上帝折鞭处”
 2.简述巴渝地区的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P106-108)
 答案提示如下:
(1)邹容烈士纪念碑
(2)沧白路和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3)刘伯承、聂荣臻元帅旧居纪念馆
(4)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5)红岩革命纪念馆
(6)歌乐山烈士陵园
(同学们在答题时请将上面六个方面简述一下)
3.简述重庆渝中区解放碑的沿革由来。
 ①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海陆空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实施“航空战略轰炸”,1939年5月3、4日两天,63架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共投炸弹176六枚,燃烧弹116枚,炸死3991人,炸伤2287人,炸毁房屋4871栋,创下人类战争史上空中屠杀一次死伤逾五千人的空前纪录。1941年6 月5日,日机持续轰炸重庆达三百余分钟之久,酿成死伤人数逾三千人的“大隧道窒息惨案”,震惊中外。这为期五年半日本侵略军对重庆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重庆各界上至元戎、国共两党领袖、各界名流,下遍黎庶,以及各国驻华外交、新闻、教会、商务和旅游人员,居无宁日、行无坦途而同仇敌忾、相濡以沫,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②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十二天,重庆人民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壁残桓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起一座蜚声中外的木质纪念建筑物,公议定名为“精神堡垒”
③1947年10月10 日,中国唯一一座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在原“精神堡垒”旧址落成。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事前以募捐方式集资,少者二三千元,多者数十万元,既是代表着百万人民之心,也是举国上下在抗战胜利后所产生的共同的结晶。
④这座用钢筋水泥建造的纪念碑,碑身至少可存百年之久。纪功碑壁内藏有纪念钢管、管内放着本工程设计图样和有关人的签字,并且存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作、报纸、邮票、钞票、照片等。“胜利走廊”刻有罗斯福总统赠与重庆的卷轴译文,八面碑座石壁上刻有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的颁令全文,以及时人所写《抗战胜利纪功碑》碑文。
1950年10月1日,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题写了碑名“人民解放纪念碑”。
五、分析题
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抗战时期重庆的文艺界状况(p57-64)
提示答案:
(1)戏剧(P57-59)
(2)音乐(P59-60)
(3)诗歌、小说(p60)
(4)电影(P61-62)
(5)美术(p62-64)
(6)教育(P64)
(同学们在答题时,要针对每一点进行阐述)
2.论邹容和他的《革命军》。
 ①邹容1885年生于巴县县城(今重庆渝中区)。1898年,邹容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良方。在日本期间,邹容广泛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迅速融入东京留学生革命斗争的行列。
②1903年4月,邹容离日回到上海,在章太炎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战斗性的宣传革命的著作《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清廷恐慌。1903年六月,《苏报》和爱国学社被外国巡捕与中国警探查封,章太炎被捕,邹容自投入狱,坚持斗争。1905年2月,邹容病逝狱中,年仅20岁。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③《革命军》洋洋两万言,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热情洋溢地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鲜明、系统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宏伟蓝图,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最全面、最系统地倡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名著。
④邹容的《革命军》在专制黑暗的中国不啻是一声惊雷,引起极大震动,唤起了人们的革命激情。《革命军》一经刊行便风行海内外,在短短的几年内重印达29次,发行110万册,占当时革命书籍发行量的首位。
 
 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最早关于巴人歌谣的记载是     阳春白雪      和     下里巴人       的故事。
2.巴渝之地是个“移民社会”,据有关史料记载,大规模的移民至少有     次。
3.灵山十巫和巫臷国神话反映出  巫山      是中国原始巫教最早的发祥地。
4.巴渝文化的歌舞中最为耀眼的是   《巴渝舞》        
5.汉代巴郡的诗歌主要是  巴渝乐府民歌       和文人歌咏巴渝自然风光的诗作。
6.涪陵易学的代表人物  谯定          曾问学于程颐。
7.明朝中后期,梁平县   来知德       为当时著名易学大师,其著作被称为“来易”。
8.20世纪初,重庆出了一位著名的青年革命理论宣传家   邹容      在18岁发表了石破天惊的 革命军        
9.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对此影响最大的是南宋大足僧人 赵智凤
10.巴渝传统中关于深明大义的最早故事的主角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大禹        ,此后很有秦代捐款修长城的寡妇  清  和率领土家士兵抗清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 
11.重庆   丰都    县城是中国鬼文化的发祥地。
12.涪陵的  涪陵榨菜     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
13.    毛肚        火锅是重庆火锅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风味饮食,几乎成为重庆火锅的代名词。
14.鲁迅指出,唐朝的 《   竹枝词       柳枝词    本是巴渝一带民间歌曲。
15.  两汉      是古代巴地本土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的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刘禹锡勤政爱民,务实办事,倡教兴学,采写《竹枝词》的地点是(   B     )。
        A.忠州         B. 夔州          C渝州                 D.江州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那位诗人在三峡所作的诗歌。(    D       )
    A. 刘禹锡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白
3.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是(   A     )
       A. 摆手舞             B. 板凳舞     C.狮子舞                 D. 龙舞
4. 流传于重庆铜梁境内的舞蹈艺术形式是(    D    )。
         A. 摆手舞         B. 板凳舞     C.狮子舞                 D. 龙舞
5.川江船工们在拉纤等劳动生产中产生的说唱艺术是 (   C          )。
 A. 川剧           B. 板凳舞      C.川江号子             D. 龙舞
6.重庆川剧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屡获大奖金奖的 (   C          )
A.荆钗记        B.绣襦记      C.金子               D.战洪州
7.全国大佛的前五位中重庆的大佛占了几位(  C   )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8.巴渝神话中最令人震颤的东方美神和爱神是流传千载的(  D    )
A.女娲             B.天女       C.巫灵              D.巫山神女
9.重庆火锅产生的时代是(  B    )
A.明代          B.清末民初   C.清代               D.建国后
10.在水边生活的古代巴族死后安葬常用(  D     )
A.土葬         B.火葬    C.天葬               D.船棺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几类:每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
刘禹锡在夔州三年,得三峡旖旎风光的慰籍,为三峡的竹枝词民歌所打动,采写《竹枝词》,他先作《竹枝词九首》,之后,他又作了《竹枝词二首》。综观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描写爱情的。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请。
第二,描写劳动情景的。如: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第三,描写山水风情的。如: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第四,慨叹人世艰难的。如: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第五,寄托乡思的。如: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2.简述重庆火锅的文化特征。(P167-169)
提示答案:
(1)平民性和包容性。重庆火锅来自民间码头,传统毛肚火锅的原料是“牛杂”和杂菜。重庆火锅的产生就具有民间色彩和平民特性。用料广泛、取材丰富给重庆火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体现出重庆火锅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
(2)独特性和多样性。重庆火锅各除了具有在包容性特征外,仍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那就是调味独特、麻辣烫鲜。
(3广泛的参与性。火锅的最大特点就是炊餐合一。一般进餐方式是服务员把厨房烹调好的菜点送上着后,食者仅被动享受。而火锅则要求吃客在进餐过程中,自己去掌握涮烫的火候,涮料的选择和味道的调剂。在这参与过程中。特别是火锅自助餐的兴起,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赋予进餐者更大的自由度。
(4)风格的多样性。重庆火锅打破了麻辣味一统火锅天下的模式,形成了当今重庆火锅风格多样化的新格局。
传统的火锅是一锅一味,或红汤或清汤,截然分明。现在不仅有一锅两味的鸳鸯火锅(红汤、清汤),还发展到一锅三味或“四味”的火锅。这种“一锅多味”的火锅为食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口感,使火锅具有更灵活的调味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火锅调味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涌现的火锅新品种五花八门,除传统的毛肚火锅,菊花火锅外,还开拓出牛尾牛鞭火锅,全牛火锅、甲鱼火锅、猛蛇火锅等数十种火锅品种。展现了当今重庆火锅取料广博、风格多样、口感丰富的新特点,体现了重庆饮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5)开放性和创新性 。上世纪30、40年代的火锅店,大多是红泥小火炉,赤铜小锅以及那些高矮木板凳和中间挖了个圆洞的小方桌。到了80年代,,一些火锅专业店率先对火锅店进行了改造,注重进餐环境的舒适。高靠背椅配光亮精致的火锅桌,煤油炉换成了液化气灶具,并且专门配置了抽油烟机;有的将进餐环境布置得古色古香;有的以花墙装饰,点缀上串串葡萄和片片绿叶,给人以清幽静谧之感。而且还配备了彩电和音响,把享受美味和文化娱乐结合在一起。
3.谈谈你的家乡最有特色的农业耕作的节令习俗和过春节的风俗
提示答案:
(1)农业耕作习俗:①栽秧酒;②割谷饭。 
(2)节令习俗:春节过年,清明祭祖上坟,端阳划龙船、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艾草、洗药水澡,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赏菊等习俗。(162-163)
(3)过春节的风俗:春节贴春年,吃年夜饭、放鞭炮,走亲访友,舞龙灯、打铁水等。
四、分析题
1、试论巴渝人的品格特征. (P151-157
答案提示
(1)刚勇坚毅、不屈不挠 。
(2)热情豪爽、重义守信。
(3)兼收并蓄,团结协作。
(4)开放求新,注重实效
(同学们在回答时,要针对每一点进行阐述)
2.简述卢作孚作为爱国实业家和平民教育家主要贡献。毛泽东为什么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答:(1) 1921年,卢作孚在任道泸州尹公署教育科长时推行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一是开展以民众教育为中心,创办通俗教育会以继续推进“五四”以来的文化运动的全面展开;二是以整顿川南师范学校为中心,彻底改变川南地区的落后教育制度,进行先进的教育实践。在创办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卢作孚开始了成人教育的尝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1930年他在北碚正式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对四川和重庆的工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1926年5月,卢作孚在重庆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打造名为“民生”的新船。7月23日“民生”轮抵达合川,从此开始了重庆合川间的定期航运。卢作孚大力整顿经营管理,公司充满一片朝气。成了重庆以上至宜宾,以下至宜昌这条航线上一支强有力的航运力量。在经营民生公司的同时,卢作孚与长期霸占川江航运权的外国轮船公司进行了历时数年的激烈斗争。外轮竞争失败,民生公司得到了发展壮大。
(3)抗战时期,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支撑了关系国家命运的大撤退,创造了长江航运的奇迹。从38年10月24日始到12月,卢作孚用非凡的组织才干和顽强毅力,指挥24艘轮船不停地往返于宜昌与川江各港口之间,将十万吨军工器材和迁川的工厂设备安排运抵后方;将10万川军健儿输运到抗日前线。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承受着经济的巨大压力。战时钢板价格上涨千倍,机油上涨二百倍,煤价超过战前一百五十倍,其他各种所需原材料,也大都上涨百倍,卢作孚不断调集民生公司其他产生的资金,顽强支撑着这场事关国家命运的大撤退,日军在川江航运实施轰炸,40天的运输,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民生公司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
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逐渐成为战线内河运输的主力。此外,卢作孚还对西南70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特别是与民生实业公司业务关系密切的煤、钢、机器制造业等,这使民生实业公司成了大后方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卢作孚一生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是内陆中国现代化精英。
(4)1950年6月,卢作孚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香港党组织的缜密安排下,秘密离港回到北京,并先后将被劫持到台湾和留在香港的轮船近二十艘(约值五千多万美元)驶回广州,完成了保产的任务。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重庆遽尔逝世。毛泽东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地域文化第四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三峡纤夫用人力之驱挑战激流险滩,抒写 人与自然   抗争的悲壮的图画
2. 大宁河栈道,连绵三百里,江岸悬崖有 6888    个栈道石孔,全是在悬崖山岩中凿成。
3. 1908年,官商合办的“ 川江行轮有限公司      ”创立,次年,它的第一艘商轮“ 蜀都     ”号开通。这是巴渝人在川江航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4. 1926年,重庆合川人 卢作孚             在重庆创办了民生公司。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民生公司成为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5. 民国以后,重庆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公路     铁路     的修建。
6. 1936年,由成都经重庆到达贵阳的  川  黔   路全线通车,全长979公里,这是四川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
7.位于渝中区下半城一带,规模最大的会馆是  湖广会馆        
8.西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    文翁      兴学治蜀,启迪民智。
9.   1911   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  保路    运动。
10.1929年,重庆建成    广阳坝   机场,这是重庆最早的机场。重庆民用航空业开始于   1931     年。
11.1952年建成通车了“新中国第一路”的    成渝       铁路。
12.    吊脚楼      是巴渝最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
13. 巴渝人利用自然的山势,因山为垒,因险建寨、筑城,在抗元战争中,在今重庆地区总共建有   17    座山城。最为著名的是 钓鱼城                   。
14. 1097年,大理学家  程颐     谪居于涪陵北岩,标点并注释《易经》,完成《伊川易传》一书,遂使涪陵易学突兀而起。涪陵成为宋代易学的研究中心。
15.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对南开狂轰滥炸,南开高等学府化为灰烬,其中学部师生流亡到重庆,改南渝中学为重庆南开中学,  张伯苓   亲任校长,严守南开“公允公能”的校训,将南开中学办成抗战时期全国5大重点中学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巴渝先民的主要交通形式是(  C   
A. 驿路             B.坐轿     C. 水路                    D.栈道
2. 巴渝人在异常艰辛的情况,开发和利用( B       ) 水系,带动了巴渝经济的发展。
    A.嘉陵江    B. 长江      C.合江         D. 乌江
3.(       )栈道堪称中国最完整的凹槽式栈道遗址。
     A. 瞿塘峡      B. 大宁河      C. 金佛山     D. 巫峡
4. 重庆最早的机场为1929年建起的(            )机场。
      A.广阳坝      B.白市驿     C.珊瑚坝        D.江北
5. 抗战爆发后,战时中国的航空中心是( D       )。
      A.上海        B.武汉       C. 昆明         D. 重庆
6.最富有巴渝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  B    ).
A. 四合院     B. 吊脚楼    C. 山寨         D. 会馆
7. 抗战时期是重庆高等教育的鼎盛时期,连同原有和新办的20余所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重庆共有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  C    )所
               A.40多         B. 50多      C. 60多                D.70多
8. 1897年11月,维新人士宋育仁在重庆创办了重庆的第一家报纸是(      )
    A.《渝报》   B.《广益丛报》   C.《重庆日报》   D.《新蜀报》
9. 重庆开埠以后重庆人自办的一家宣扬民主革命的报纸是(      )
    A.《重庆日报》  B.《广益丛报》  C.《重庆商会公报》   D.《新蜀报》
10. 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高校之一的是( A        )。
   A. 重庆大学    B. 西南师范大学   C. 西南农业大学    D. 西南政法大学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吊脚楼民居的特点。
 答案提示如下:
①重庆先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建筑手法和风格,并巧妙利用“错层、错位、吊层、吊脚、挑层、抬基、贴岩(坎)”等建筑手法,创造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民居群。
②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巴渝地区的杉木,楠竹等廉价建筑材料,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建筑的上下左右,各个楼层悬收自如。阳台凹廊里出外进,屋檐及挑檐互相参差。
③吊脚楼民居建筑古朴素雅、屋宇重叠、柱脚下吊、廊台上挑,古道盘旋、榕树蔽荫,增强了山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层次感。
2、巴渝建筑的人文特征(P262-269)
答案提示如下:
(1)巴渝建筑显示了巴渝文化的抗争性和坚韧性
(2)巴渝建筑兼收并蓄,显示了多元与兼容的特性
①合院建筑:四合院民居、佛传胜迹、道教官观。
②移民会馆、祠堂建筑。
③近代殖民风格的建筑:外来宗教建筑、洋行建筑、外国领事馆建筑。
④折中建筑
⑤近代金融建筑
⑥抗战陪都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官邸建筑、防空洞、外国使馆建筑。
3. 简述重庆现代交通的发展
提示答案:
(1陆上交通:①高速公路架起快速通道,实现“八小时重庆”的目标;②从“二环八射”到“三环十射三联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实现畅通重庆;③集交通、环境治理于一体的滨江路;④普通公路的发展;⑤“半小时主城;⑥铁路。如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等,到2020年,将建设形成”一枢纽十一干线三支线“的格局”。
(2)空中走廊。新中国首批开辟的5条航线中,有4条通往重庆;2012年形成由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组成的“一大两小”的机场布局;到2020年年形成由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和巫山旅游支线机场组成的“一大三小”的机场布局,以构筑全市的空中快速通道。
(3)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一江两翼连通三大洋。“一江两翼三大洋”是指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重庆至兰州、重庆至昆明这两条铁路,连通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四、分析题(20分)
1、试论巴渝建筑多元与兼容的特性(P263-269)
答案提示如下:
 (1)合院建筑:四合院民居、佛传胜迹、道教官观。
(2)移民会馆、祠堂建筑。
(3)近代殖民风格的建筑:外来宗教建筑、洋行建筑、外国领事馆建筑。
(4)折中建筑
(5)近代金融建筑
(6)抗战陪都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官邸建筑、防空洞、外国使馆建筑。
(同学们在回答时,要针对每一点进行阐述)
1. 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意义。( P276)
提示:
①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推动了巴渝教育的发展,传播了文化,为巴渝地区创办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氛围。
②明清巴渝书院受政府和科举的影响小于官学,因而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术天地,涌现了许多热心教育的官绅和卓有眼光的教育家。
③巴渝的书院还为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巴渝书院藏书甚多,为提高教育质量,繁荣学术提供了条件。
④书院的兴盛,促进了重庆教育的发展。宋朝,重庆府所辖州县先后中进士208人,元朝不重科举,统治近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仅9人。明朝一代,重庆府科举中进士318人,举人1295人。清朝二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98人,举人1117人,中武进士20人,武举人3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