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一首)

发布时间:2017-01-23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宋之问(一首) 宋之问,(?-712),字延青,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省汾阳附近)人。曾为宫廷的侍臣,攀附权贵,好求功利,品质不高。两次因罪革职,最后在流放中被勒令自杀。 他的诗歌,应制作品最多,价值很少。他被革职流放后,对社会生活有了较深的感受,写出诗歌也就有了较充实的内容。他写的律

      宋之问(一首)
       宋之问,(?-712),字延青,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省汾阳附近)人。曾为宫廷的侍臣,攀附权贵,好求功利,品质不高。两次因罪革职,最后在流放中被勒令自杀。
       他的诗歌,“应制”作品最多,价值很少。他被革职流放后,对社会生活有了较深的感受,写出诗歌也就有了较充实的内容。他写的律诗有一定的成就,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有些绝句,凝练含蓄,耐人寻味。

渡汉江[1]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2]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3]

       【说明】作者被贬到岭南,从贬地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县)逃回洛阳。他是由襄阳渡汉江,经南阳进入洛阳的。诗中反映他在接近家乡虢州弘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三十里)时,所产生的异常心理。末两句的反接,使全诗不平直,有波澜,思想感情深刻而真切。
      【注释】[1]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2]岭外——即岭南。复——又。首两句写作者被贬到岭外,时间已经挺长了。[3]怯——胆小,畏缩。末两句反接首两句,由于音信长期隔绝,家中情况不知道,所以越接近家乡时越心情紧张,既想早一点知道家中得到情况,又怕听到不幸的消息,反而不敢向人打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