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述

发布时间:2016-12-19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热再次兴起一直沿袭至今。 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热再次兴起一直沿袭至今。

       “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落后挨打归罪于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归罪于以孔子和四书五经,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进口号。但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口号,主张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洋奴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 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 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方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挟泥沙俱下”。一些文化投机者也看准这个“牛市”,将阴阳八卦、谶纬迷信、星相占卜、特异功能、巫婆神汉、建阴宅、拜神庙,乃至恢复繁体字,倡导小学生读经,都贴上振兴“国学”的标签。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 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医家,农学、天文、历法、算法、术数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国学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经”是指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孝经》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另一种是按内容分类,开始分为三类: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二、学习国学的意义 

     如何看待国学,新时期以来,有三种做法值得注意:一种是只注意国学中积极的一面,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基本精神,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文主义”等等。主张以儒教兴国的人往往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一部中华文明史,悠悠上下五千年,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相继衰落的同时,中国文化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连续性文化。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当然应该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第二种是,只强调中国国学中消极的一面,把其中的糟粕作为基本精神。诸如“封闭性”、“保守性”、“宗法性”等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意见的人虽然不是很多,却也曾经风光一时,主要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他们认为,中国落后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近代以来又大大落后于西方,都跟这种糟粕性的基本精神有关,而且是决定性的。 

  显而易见,以上两种倾向都不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也不可能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价值取向来看,前者有新国粹之嫌,容易导致泥古不化;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难免陷入全盘西化。为了避免以上两类片面性,有些学者采取了“执两用中”的办法,这就是第三种做法:全面总结传统文化,从中抽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李宗桂教授在《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中,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种。这本书是统编教材,影响很大)。

1.世界意义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物理学诺贝尔奖金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从而使年轻一代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成长奠定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方面,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很有必要。因此,国学热的兴起,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3.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国学治本而非治标。“不是教你治病的,是告诉你怎么才不生病的。”国学启蒙不是教孩子近期考高分的,而是帮助孩子一生站高处的。凡是被称作“家”的,绝大多数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钱三强、钱学森、苏步青、华罗庚、张大千、黄永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能做匠,就算机缘际会,匠中的能工巧匠可能会成名甚至红极一时,但也还是匠。匠求技,家求道,庄子借庖丁的嘴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说的就是这区别。(当今社会道德沦丧,药家鑫事件、食品安全等)

三、如何学习国学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国学,这是好事,能亲近好的道理,本是引人向善的。但在目前一些对待国学,人们似乎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认为国学是很深的,把它作为一门深奥的理论来研究,似乎用一种功利的态度出发,去理解国学的实用价值。

       《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即是儒家著名的内圣外王之学。    

      《论语》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是学,学并非单指书本上的,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说明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实际生活中的见识经历都是学问。人学到知识就应该常常去实践,去体悟,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身。儒学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放在第一位,可知涵养正气,修练品德,开启人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立业之基础。

  现在有许多人,把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象学化学物理一般,似乎能背下来,了解意义就说学懂了。所以他们喜欢寻文字中的奥义,谈玄论道,但不喜欢去实践,认为这些太简单了。更有一些人喜欢研究玄妙之学,以为是脑子灵光,但究其实其基础很薄弱。他们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没有领悟到国学的深理。孔子说,如果他五十岁以后能学易,就能无大过了。可见孔子学易的目的是为了明人生,使自己的修为中少犯过错。孔子如此大的学问,他要象普通人一样学易还不容易,但他学易是想确确实实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有以前深厚的修为,去详研易理而深悟宇宙,最后而知天命。孔子的修养是一步一步的,不可能一步而能登天。

  国学之学习其实并不难,非常简单,如扔一块石头一般。佛家有一小故事,有位禅师对僧人们说,学佛其实很简单,就象举起自己的双手一样容易,就让这些僧人练习举手,日日练习,不得间断。这些僧人开始还都在练习,日子一长就怀疑了,说这不是佛法,都不练了。只有一位僧人,他不顾别人,独自一人坚持不懈。终于这位禅师对坚持练习的僧人说,你已经悟到佛法真谛了,并传其衣钵。《论语》中一些理也非常简单,如不要巧言,要时时省察自己,对朋友要讲信等,人人都能做得到,是平常朴素平凡的道理。但正因为其理朴素而平凡,却包含着真理。人可以一时能行善,但要坚持行善就难。坚持就是修养,克服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使自己心态趋向于安和镇定,而少为外界私心所干扰。但很多人就是如此,因为简单而不去行,不去实践,所以失去了修养的基础,如此就无法进阶学问之门了。

  做学问,人们常说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莫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能知已的人是智人,知已就能知人,就能知宇宙人生。学问除多闻,多问,还需多思,如此疑惑大解也就是心悟了,此悟是在实践中来,而生真知。《论语》中“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就是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安然的超然心态,如此心态,不以物喜不以物忧,心宁而思畅,是大智慧者修养。人无忧,则思无滞碍,能通明观察,而得常人所难理解妙理,这就是为什么修身能开启人智慧的原因。人的行为合于道,顺于天时,心态必定是顺畅的,他们比没有修身的人智慧高是合乎常理的。

  “吾日三省乎吾身。”非常朴实的一句话,有人说这话太简单了,我真想说他几句,简单吗?理解是简单的,但理解又什么用呢?就象僧人举手一般,最后没几个紧持到最后。这句话在修养中非常重要,修身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知道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时时加以纠正,如此学问才会长足进步。一个人做学问,最怕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外境一来,就放纵自己,不反省自己,稍有些长进,一放纵,老毛病又犯了,不但于学问无进,并且使老毛病更加顽固,做学问人于此不可不慎。

  现在人开始懂得了,人心应该向善,一步步完善自己。千里之足始于足下,百层的高楼都是一砖一瓦添加上去的。人们在学问之初不要好高骛远,应从实际里地简单做起,使自己确实感到有体会,确实感到“乐在其中”。国学很简单,就象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学问虽简单,确贵在坚持,要有信心,确信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易经》《礼记》《老子》《墨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尚书》 《国语》《春秋左氏传》 《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
      丙)韵文书类《诗经》《楚辞》《乐府诗集》 郭茂倩《唐百家诗选》等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说文解字》《古书疑义举例》等    
      戊)随意涉览书类《四库全书总目摘要》《世说新语》《水经注》《文心雕龙》《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   
 
  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四、国学启蒙书籍

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小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刘清之。朱熹曰:“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那个是做人的样子。” 《小学》是旧时封建社会的小学教材,宣传孔孟之道,灌输封建思想。其中自有两重性,有它必须批判的糟粕,也有它应该继承发扬的优良成分。诸如讲究节气,重视品德,强调自我节制、发愤立志等等,在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结构方面理学是有影响的。

       《蒙求》 唐 李翰撰 明万历刻本。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 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部专述我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蒙学读物。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宋末区适子;二、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

       《名贤集》辑者不详,有人认为是宋代以后的一位儒家学者。《名贤集》是一部旧时很流行的童蒙读物,但其内容实际与童蒙无关,主要是辑录关于为人、治家、处世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格言或谚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社会都有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世态炎凉的认识及相应采取的对策。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李毓秀,字子潜,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已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